查看“MindMaze”的源代码
←
MindMaze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ategory:医疗器械]] [[category:虚拟现实]] ===[http://trz.yigoonet.com/article/26825311.html 开发出医用虚拟现实系统的MindMaze获得了1亿美元融资]=== 近日(2016年2月19日),瑞士创业公司MindMaze宣布获得1亿美元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研发中风病人临床治疗的虚拟现实软件和硬件产品。2015年3月,MindMaze曾获得Hinduja Group(辛杜佳集团)850万美元的投资,而此次融资仍由Hinduja Group领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Hinduja Group对该创业公司的看好。MindMaze总部位于瑞士洛桑,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神经技术初创企业,2015年3月推出了由意念控制的虚拟现实游戏系统MindLeap。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Tej Tadi此前曾在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从事过10年的虚拟现实研究。在一份声明中,其表示公司投前估值已经超过10亿美元。 众说周知,人的动作是通过大脑、神经网络和肌肉共同作用的,MindMaze即利用类似的原理,通过跟踪大脑和肌肉的活动来侦听相关的神经信号,将脑控技术、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以及动作捕捉技术融为一体。在具体应用方面,可应用于截肢病人“幻觉疼痛”的治疗。即手术后的病人会产生已被切除的肢体仍存在的错觉,并伴有在切除处发生疼痛的情况。MindMaze利用技术跟踪患者正常的右臂的活动和神经信号,然后在屏幕上呈现出其左臂在作相应动作的图像,以此来“欺骗”患者的大脑,使其认为自己左臂也能动,从而缓解疼痛。据悉,这个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技术是屏幕反馈出的动作延时不能超过20毫秒,因为触觉传递到大脑所花费的时间大抵如此。MindMaze的产品具体由动作捕捉系统、脑电波读取系统以及集成平台组成。其 HMD(头戴式显示器)外观上类似于Oculus Rift DK2、Razer OSVR,但最大的区别在于头顶部网箍状的脑电波采集系统。其动作捕捉系统则类似于微软的Kinect,可进行3D的全身运动跟踪。综上所述,MindMaze希望利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触觉反馈技术开发出具有通用性的医用虚拟现实系统。 MindMaze科学顾问Olaf Blanke曾表示,MindMaze利用医疗级技术创建了一个直观的人机接口,通过识别关键的神经特征实现无与伦比的响应性,将会开启一个神经康复与游戏的全新时代。MindMaze期望通过系统不断强化和完善,最终面向第三方开发者提供类似于游戏引擎这样的核心驱动产品,通过向企业和消费者授权的方式让其虚拟现实平台应用于更多的虚拟现实产品,因此,MindMaze提供了SDK开发接口。公司的目标是实现技术的开源化、无线化以及跨平台,支持Xbox、PlayStation、iOS和Android等多个平台。Hinduja Group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MindMaze的下一代人机交互界面已经在医疗和游戏领域得到了验证。该界面在交通、国防和各种媒体上也将存在广泛应用的可能。”目前,MindMaze的技术已经被用于中风和脑损伤病人的治疗,欧洲和亚洲多个国家监管部门已经批准MindMaze将其设备应用于临床。据悉,MindMaze的董事会和顾问团成员来自美敦力、巴克斯特国际公司、HBO、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布朗脑科学研究所、维斯生物技术中心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洛桑)。
返回至
MindMaze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BioHos首页
友情链接
所有页面
随机页面
帮助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
编辑帮助
编辑帮助
表格转换
友情链接
科学网
健康界
生物探索
生物技术信息
诊锁界
易佳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