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动态20161017

来自BioHos-生命健康创投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目录

医疗技术

医疗设备公司Relievant Medsystems获3600万美元E轮融资

10月12日,Relievant Medsystems公司宣布完成了3600万美元E轮融资,由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领投,Canaan Partners、Emergent Medical Partners和Morgenthaler Ventures参投。E轮融资完成后, Relievant Medsystems融资总额达到9100万美元。

Relievant Medsystems是一家私有医疗设备公司,成立于2004 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今年7月,该公司新型INTRACEPT骨内神经消融系统的上市前申请文件获得了FDA(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批准。该系统可用于慢性腰背痛患者的治疗,将射频电流传递到脊柱的椎体,来完成椎管神经消融的微创手术。传递慢性腰背痛的神经消融后将无法传递疼痛信号。

Relivant Medsystems开展了椎体背部疼痛 RF 消融治疗试验(SMART)的外科多中心评估。SMART试验是国际一级双盲临床试验,用来评估INTRACEPT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有225例患者参与该试验,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了持续1-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在平均3个月的治疗时间内,患者功能障碍指数(ODI)降低了20.5分,改善了48%。

医疗技术公司Eccrine Systems获550万美元融资

10月7日,汗液传感器开发商Eccrine Systems, Inc.宣布完成550万美元的A轮融资。其中400万美金来自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以支持监测汗水中特定分子生物标志物的无创传感系统的研发。CincyTech基金以及其他投资者也参与到此轮融资中。

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开发测量传输人体汗水实时数据的无创电子可穿戴系统。该系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精确监测汗水的生物标志物,获得的这些数据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健身、压力管理、医疗等方面。

Eccrine Systems是一家私人控股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致力于通过先进的汗水传感器技术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安全性与工作效率。其商业化技术和知识产权来自辛辛那提大学,并获得CincyTech公司的支持。

新型药物输送设备企业Enable Injections获ORI Healthcare Fund3000万美元融资

10月6日,最近一家名为Enable Injections的生物技术公司成功完成了总额为3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用于开发旗下的多肽药物输送设备——Enable Injector。著名投资公司ORI Healthcare Fund主导了此次融资计划。

Enable Injector是通过皮下注射方式输送如胰岛素等多肽药物,整个过程中患者仅需要将该设备置于待注射部位后按下开关即可,Enable Injector将自动进行注射工作。

Phoenix Molecular获37万美元种子轮融资,30分钟内检测出Zika病毒

新加坡生物技术创企Phoenix Molecular推出能在30分钟内检查出病毒的一次性分子诊断设备,该项目获37万美元(折合50万新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Red Dot Ventures。

血液样本或者尿液样本被置入一次性灌流器后,该产品能立即从中给出诊断信息。这一切在全科医生的办公室内就能进行,因为机器检测到病原体后会自动显示出诊断结果。目前,该病毒只能在医院的实验室内被诊断,时间约为一到两天。这个诊断时间需要被缩短,尤其是现在正是Zika病毒爆发的时期。

和BioFire FilmArray公司的分子诊断设备相比,PM(Phoenix Molecular)的设备组件更少,所以再面对合规检查时更不容易出现问题,并且成本低,又能保证其正常运行, PM公司的首席技术官Chung-Pei Ou说。因为这个产品是基于无溶剂核酸提取技术,公司计划在今年年末到明年的第一季度实行商业化。现在只是原型阶段,并且PM公司在样品制备,加工和检测上拥有其知识产权;公司正在发展两个设计:一种只有手掌大小的便携式检测器,和一种用于门诊,尺寸为半个烤面包机大小。

锐翌生物获松禾资本四千万元pre-A轮融资,抢先布局千亿级医疗健康产业市场

日前,上海锐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锐翌生物)宣布成功完成四千万pre-A轮融资,由深圳松禾创新资本领投,杭州贝壳创投基金和北京天合永信跟投。

对于本轮融资,锐翌生物CEO兼首席科学家秦楠博士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的优化及升级,高端人才的引进及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建设。而本轮融资能够顺利完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锐翌生物专注的微生物组领域,生物医疗大健康方向,契合投资方的战略布局;2.锐翌生物拥有一支出色的团队,从美国微生物博士到华大及浙大,多年的研究和产业经验让秦楠对微生物组领域有着很深刻的理解。此外,锐翌生物的团队还有多位海归微生物组学、生物信息分析以及分子诊断行业专家,现有的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都是投资方看重的。

锐翌生物拥有锐翌基因、锐翌医学和锐翌农业三大品牌。其中锐翌基因立足上海,主要提供高通量测序及个性化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包含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分析、扩增子测序分析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等。

锐翌医学为各大医院,体检中心,终端客户提供专业的医学服务,特别是在人体微生物组检测、肿瘤早期筛查、科学用药指导等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将全球前沿的多组学科研成果应用于医学检测领域,努力达到未病先治,早期预警重大疾病的目的。基于此,锐翌生物在济南依托山东基因科学研究院成立了独立医学实验室。

在农业微生物领域,锐翌生物与深圳金新农深度合作。金新农作为国内畜牧业领域最早的一批上市公司,在该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与锐翌生物的强强联合,双方将重点培育孵化畜牧业菌群、营养、疾控三大类前沿诊断技术、产品和服务,围绕精准畜牧产业,深耕“畜牧+菌群”的创新科技领域。

对于此次对锐翌生物的投资,松禾创新资本总经理张云鹏认为:人体微生物组的研究与应用还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高度需要产学研相结合,而锐翌生物团队目前已经和众多科研机构合作,切入包括医疗健康,营养保健,农业畜牧等多个领域,同时锐翌生物有着良好的国内外合作关系,结合其领先的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未来更有机会切入到千亿级别市场领域。

构建智能化基因数据解析平台,赛福基因获千万元天使投资

10月16日消息,赛福基因宣布已于今年2月完成了天使投资,拿到了创见资本、将门基金以及朗玛峰创投三家机构的千万元级天使投资。总部位于中关村的赛福基因成立于2015年10月,是一家精准医疗服务提供商,致力于用基因科技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和患者治愈率,同时为关注健康的客户群体,绘制个体基因组信息图,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http://www.lieyunwang.com/archives/226724

合成生物学初创公司Zymergen获软银1.3亿美元B轮融资

10月11日, Zymergen宣布完成1.3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领投方为软银集团。Zymergen在2013年获得200万美元种子轮投资,2015年完成4400万美元A轮融资,并于2016年获得软银集团的“支持票”。

Zymergen 由 Zach Serber、 Jed Dean和Joshua Hoffman联合创办于2013年,现由 Josh Hoffman担任公司CEO。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为食品和芳香剂制造研发优质的酵母菌,以及通过弱化分子特征,来帮助企业以更加低廉的成本快速创造新型材料。公司专有的平台借助机器人和机器学习来更加快速准确地研发新型微生物,以基因微生物为基础,创造研发新型工程细菌。公司生产的微生物及其产品在化学和材料、农业和医疗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报告预计,到2020年,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将会增至387亿美元。

免疫细胞治疗企业SQZ Bitech融资1600万美元开发新一代细胞疗法

9月30日,生物技术企业SQZ Biotech宣布完成了一轮总额达1600万美元的B轮融资。公司计划利用这笔融资开发用于治疗包括肿瘤在内多种疾病的细胞疗法。

SQZ公司成立于2013年,总部设立在麻省波士顿。去年公司刚刚完成了总额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其投资方是大名鼎鼎的Polaris Partners。Polaris公司与另一个纳米技术投资专家NanoDimension公司联合领投了本轮融资。SQZ公司的产品是基于MIT三位教授Klavs Jensen, Robert Langer和 Armon Sharei开发的新技术CellSqueeze而来。其中药物输送专家Langer更是在RNA疗法领域中享有盛誉。

SQZ创始人兼CEO Armon Sharei表示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RNA疗法仅能将核酸输送至很少的细胞类型中去,而CellSqueeze则在输送能力方面做出突破,能够输送多种材料,同时其输送目标细胞类型也更加广泛。研究显示,CellSqueeze能够通过扰乱细胞膜结构完整性来编辑细胞功能从而治疗相关疾病。这种对膜结构的暂时性干扰使得药物能够顺利输送至目标细胞内部。公司表示目前研究人员可以做到将药物输送至超过100万个细胞中,从而调节细胞功能。来自NanoDimension的Eric Moessinger评价称SQZ开发了一种简洁有力的编辑细胞疗法,这种疗法有望成为对抗多种疾病的有力武器。

灯盏花系列药品生产企业“云南生物谷”获高特佳1.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

10月12日消息,灯盏花系列药品生产企业“云南生物谷”获1.5亿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高特佳投资集团。云南生物谷是集灯盏花系列药品的研究、开发、原料种植、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高科技制药企业,是目前国内从事灯盏花系列药品生产的企业中产销规模最大、品种最多、专业化程度最高、自主知识产权最多、产业链最全的制药企业。

医疗服务

优肤医生完成300万天使轮融资,由祥云集团及个人投资者共同投资

10月13日,优肤医生正式宣布完成300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祥云集团及其他个人投资人共同投资。此外,祥云集团还将旗下一家获得国际认证(JCI)的大型三级专科皮肤医院以及10家符合国家要求的品牌皮肤医院独家授权优肤医生进行使用。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移动端产品研发和医患一体化平台试运营。

“优肤医生”是一款专注于皮肤健康垂直领域的远程问诊医疗APP,目前已经可以在线上直接进行专家咨询、线下患者亦可在线下扫描医生二维码进行报到,优肤医生负责标准化建设的线上医生队伍也已经在线正常开展业务,目前平均每日接单百单左右,并已经完成少部分患者的问诊入院诊疗治愈的全流程。截止2016年9月份,优肤医生线上已积累近200位来自国内三甲医院的皮肤科主任级专家及数百位二三线主治医生,并完成在线诊疗规范化及在线问诊标准化的工作。

“优肤医生的Pre-A轮融资已经开始,Pre-A轮计划融资1500万人民币,出让股份15%,主要目的是快速完成皮肤健康领域品牌化和连锁化的建立,整合全国范围内的非公立皮肤科资源,为全国用户提供透明、优质、专业的皮肤科诊疗一体化的服务。”优肤医生CEO杨剑飞称。Pre-A轮优肤医生计划将通过打造专业的数字化皮肤科诊所saas系统、为基层诊所提供专业的数字化皮肤科辅助诊疗系统实现基层与品牌皮肤科医院的联营。

微医全科中心计划12月杭州落地,试图打造医疗界的“星巴克”

10月14日,微医发布的全科中心招聘启事显示,其首家全科中心将于今年12月在杭州开业,并计划在5年内建立100家连锁全科中心,放话要打造中国医疗界的“星巴克”。此前,微医创始人兼CEO廖杰远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微医全科中心的初步规划:2016年,微医开始着手进行全科医学中心的建立,面积从800平方米到2000平方米不等,每个中心配置数十个医生,平均投入是1500万元到2000万元。

据悉,微医全科中心是微医自建的实体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浙江大学医学院肿瘤外科教授,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院长何超教授。全科中心是微医在线诊疗、远程会诊、线下医疗闭环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提供在线诊疗、远程会诊、线下医疗等服务,下设全科、妇产科、儿科、牙科、中医科、皮肤科、心理科、检验科和医学影像科等科室,提供全人、全程、全家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

除自建线下诊所,微医还在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逐步在全国落地各类“微医”品牌的专科诊所。

爱肾医疗获普华资本数千万Pre-A 轮融资

10月8日,肾脏病移动医疗项目爱肾医疗对外宣布,已于近日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此次领投方为普华资本、Preangel旗下基金杭州十维和杭州嘉维跟投。

据了解,爱肾医疗是一家运用互联网技术提供肾病医疗服务的公司。爱肾医疗是基于爱肾网、爱肾云医院、爱肾远程、爱肾特食等服务板块,打造“院内诊疗+院外慢病管理”的全肾脏管理医疗服务系统。此轮融资主要用于线下血液净化中心的落地和线上肾病功能食品的销售推广。

爱问医生完成天使轮融资,金额1000万人民币,投资方新浪微博基金

10月10日,医疗问诊服务平台“爱问医生”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新浪微博基金。爱问医生是新浪微博在医疗健康、中医养生领域的官方运营方,为医疗垂直领域用户提供“医生诊室”,并利用微博及其它互联网平台进行内容分发,通过内容吸引患者,并实现从内容到服务、到线下预约、到线下服务的闭环。

要做护理界Uber,老年护理管理服务平台Kindly Care获310万美元融资

10月13日,老年护理管理服务初创企业Kindly Care宣布获得310万美元的融资,本轮投资由MHS Capital领投,Floodgate Capital以及Jackson Square Ventures跟投。目前总融资金额达到625万美元。Kindly Care由Igor Lebovic以及Erik Fantasia联合创办,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旧金山,是一家老年人护理管理服务平台,能够提供陪伴、健康护理、餐饮准备、交通出行、家务等服务,搭建了护理人员和急需护理的老年人的桥梁,模式有点类似UBER。

Kindly Care创办的初衷是希望亲人不会因为负担不了护理服务商一对一的服务而缺少优质的看护服务。Kindly Care平台上拥有5000用户,主要在加州(主要是旧金山和洛杉矶)和德州提供护理服务。与其他护理平台不同的是,第一,Kindly Care更关注老年人长期的健康,以及健康状况监督,并不是简单地提供急救治疗等服务。第二,在入驻平台的护理人员审核时,Kindly Care会从个人技能、相关护理证书、视频介绍、背景核实等多维度的审核,用户可以对所有护理人员的证书的真实性和服务质量放心,而且根据服务质量,家庭用户可以自行与护理人员协商价格,提供15美元/小时、20美元/小时以及25美元/小时三种级别的护理服务。

Iora health最新融资7500万美元,从三个层面颠覆初级保健服务行业

http://www.vcbeat.net/34842.html

初级保健服务机构Iora health近日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目前,Iora在美国11个州拥有34个基础医疗服务点,融资后,资金将用于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加大对公司的合作IT平台Chirp进行投资。截止到目前,Iora health的融资总额将达到1亿2350万美元,表明市场越来越开始关注基础医疗的新兴模式。Iora health创立于 2011 年,旨在帮中产阶级病患管理健康信息及帮他们找到更多医疗方案和服务商供他们选择。自从创立以来,Iora已经从三个方面对基层医疗保健护理系统进行了改造:①按月缴纳健康计划费,新的支付模式(不接受自费的病人,所有的用户都来自合作的保险和自保险雇主,要求每个病人每个月缴纳一定的健康计划费用);②基于大数据的有效技术(Iora Health的服务模式能够很好地利用电子病历系统,掌握病人的全部数据。它能够帮助很多病人解决一些很具体的健康问题);③创新性的护理团队(除了雇佣医生、护士和行为健康专家之外,该公司旗下还有很多健康教练。这些人的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能与自己的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Seniorlink融资750万美元,创建家庭护理多功能平台Vela

http://www.vcbeat.net/34843.html

15年老牌健身房青鸟体育完成A轮融资,金额3000万人民币,中体鼎新投资领投、冠军VC跟投

10月12日,健身连锁品牌“青鸟体育”其新任董事长卞光明宣布获3000万元A轮融资,由中体鼎新投资领投,冠军VC跟投。其旗下包含青鸟健身、青鸟瑜伽两大子品牌。

据原董事长王锋透露,目前在北京的7家直营青鸟店,这两年的营收维持在5000万左右,而2003-2005年,仅三家直营店的营收就每年超过5000万。2008年是分水岭,行业进入恶性竞争时期,进入者多了起来,价格战开打,房租成本又上涨很快,2009年青鸟的账面亏损达1700万。

不过,在体育正热的当下,健身房有了新机会。另一个身份是冠军VC创始合伙人的卞光明在谈到投资逻辑时说:“青鸟体育拥有青鸟健身与青鸟瑜伽两大品牌,有15万优质会员、良好的现金流与核心区域的场馆,在体育产业是非常稀缺与排他性资源,未来独立IPO与捆绑上市机会很大,而冠军VC两年的体育基金经历与项目资源,会给青鸟带来全产业链的资源与协同性。”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智能化系统的打造,来降低直营店与加盟店运营管理成本,通过线上App+线下门店的形式,完成即时咨询交流、预约课程、手机支付等。另外也会主导一些赛事与社群,比如,青鸟已经和EPTC健身培训联合推出的一个线上微信28天急速瘦身课程。

健康管理平台Welltok完成3370万美元E轮融资

10月7日报道,健康管理平台Welltok已获得3370万美元E轮融资。此外,其已从硅谷银行获得1300万美元的债务融资。此次的投资者有十几个,包括投资机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the Qualcomm Life Fund和 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等。

CTO Garcia表示,此次融资金额将被用于完成并购整合,增强 CaféWell健康优化平台建设,以及进入新的市场,如医疗保险优势计划Medicare Advantage。CaféWell平台帮助人群制定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合作方有专门记录数据的可穿戴硬件 MapMyFitness 、FitBit和社交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Welltok已收购了三家公司,分别是多渠道医疗保健通信公司Silverlink、预测分析公司Predilytics和 儿童循证医学平台Zamzee。而在2014年,Watson已和 IBM人工智能平台Watson展开合作。这些新资产, 连同 IBM Watson 伙伴计划,正推动 CaféWell 成为医疗保健行业的第三方关键平台,联系不同年龄层和人口特征的消费者。

据Crunchbase数据,自2011年到现在,Welltok已获得1.64亿美元的投资。此次的债务融资不包含在内。

2015年收购Silverlink使得Welltok能扩大其在健康项目上的奖励和鼓励等措施的实行。Silverlink还促进了纸质文件的印刷和邮件发送,Garcia将其称为“engagement 1.0” ,他认为这项技术尤其适合医疗保健人群。Silverlink的专长是行为科学和消费者营销。通过结合测试和学习的方法,Silverlink 能确定哪些渠道和信息对哪些个人发挥的作用最大, 以确保未来的接触能够做到更有目标性和个人化。

Welltok 的 CaféWell 优化健康平台结合 Silverlink 的积极联系技术平台和服务,将能使人口保健经理,包括医疗保健计划、风险供应商、政府计划(医疗保险和公共医疗补助)和大型雇主,在个人层面上,接触和影响所有类型的消费者。此外,它甚至还为每一个用户创建多渠道的个性化健康路线,让消费者透过偏好的形式,包括穿戴式设备、电邮、网站、移动电话、短信息、电话或直接邮件进行沟通。

Garcia认为,Welltok区分其他竞争公司的地方有以下三点:1预测分析技术,尤其是在收购预测分析公司Predilytics之后,此技术得到增强;2多渠道能力;3能够推动线上和线下的消费者参与健康管理计划能力。谈到线下,Garcia称Welltok已成功让项目参与者们参加他们社区的健康展会。

丁香园前CTO冯大辉正式宣布创业:做医疗搜索,要跟百度干一架

昨日(10月11日),原丁香园CTO、小道消息创办人冯大辉在其公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是的,我开始创业了》的文章,随后得到圈内人士的疯狂转载传播,冯大辉在文中宣布,创业的方向是准备做面向医疗健康领域的垂直搜索,旨在给用户提供一个值得信赖的搜索引擎,把高质量的内容和数据提供给大家,并简单粗暴地来了句:就是要跟百度医疗搜索干一架。http://trz.yigoonet.com/article/26933838.html

专题研究

数说财政部相中这17个医疗PPP项目的背后

10月13日,财政部挂网公示《关于联合公布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加快推动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以及长达26页的项目名单。在列的516个项目中医疗卫生领域有17个,涉及投资金额98.327亿元。健康界逐一对这17个项目进行梳理后发现,除广东省的河源市中医院二期内科大楼项目属于新增外,其余16个项目均为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原有项目。其中,内蒙古自治区的3个,湖北省、云南省、陕西省和青海省的1个项目均为各自原省级示范项目。

财政部:http://jrs.mof.gov.cn/zhengwuxinxi/zhengcefabu/201610/t20161013_2435127.html

依据《通知》,第一批示范项目应于2016年底前完成采购,第二批示范项目应于2017年3月底前完成采购,逾期未完成采购的将调出示范项目名单;第三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于2017年9月底前完成采购。这意味着,第三批医疗PPP示范项目应在明年9月底前落地。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这17个项目均由政府主动发起,且大多数的运作模式归属于BOT(Build Operate Transfer),即建设—运营—移交。通俗来讲,就是项目建成后,由私立部门经营一段时间后再将所有权和经营权一并移回交给政府。

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中已收录项目10313个,入库项目总额高达122855.62亿元。据健康界统计,医疗卫生领域有463个项目,涉及投资额度为2160.9611亿元。

RockHealth发布数字医疗投融资十大趋势

交易金额排名前六的企业,占据今年交易总额近三分之一资金。今年有三笔规模上亿美元级别的交易,以基因组学为基础技术驱动型美国公司Human Longevity,年初完成总价值超过2.2亿美元的B轮融资(规模仅次于2015年Jawbone的3亿美元和2014年NantHealth的2.5亿美元融资交易)。

资本动态

百度成立百度资本 基金规模达200亿元

10月12日,百度宣布成立百度资本(Baidu Capital),基金规模达200亿元人民币,主要将投资于泛互联网领域中后期项目,平均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会在5000万美元至1亿美元区间,不限人民币或美元项目,对于重量级项目,还会加大投资额度。新成立的百度资本将是按照独立市场化运作的基金,一期规模为200亿人民币,会设置2-3个管理合伙人。百度资本的资金来源将非常多元化,包括几家大型保险基金、证券公司,一批专业机构的母基金,甚至一些政府背景的投资机构都非常有意向参与投资,正在与百度方面密切沟通中。一个月前,百度刚刚宣布成立百度风投(Baidu Venture),一期投入2亿美元,专注于人工智能、AR、VR等科技创新领域,主要聚焦早期初创项目。

华海药业合资设立医药健康投资管理公司

中证网讯,华海药业10月12日晚间发布公告,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司的战略布局、构建华海药业医药健康生态圈,促进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司与盛宇投资共同发起设立一家医药健康投资管理公司,拓展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资机会。双方于2016年10月11日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海药业和盛宇投资双方通过各自旗下的投资主体分别出资50%,合资设立医药健康投资管理公司。该投资管理公司成立后,将作为后续相关医药健康投资基金的管理机构,三年内资金管理规模将达到6亿元人民币,首期到位资金2 亿元人民币。 公司表示,设立该医药健康投资管理公司将有助于公司在保证主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积极把握医药、健康产业市场机遇,从而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促进产业整合。为公司持续、快速、长远发展提供保障的同时,推动公司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陆泓)

海虹控股25亿元加码医保智能审核,剑指医保控费市场

http://med.iyiou.com/p/33171

10月15日,海虹控股公告,拟募资25亿元投向实时智能审核平台建设项目。该项目是为了借助平台、地方医保机构,通过规则性、临床性控费引擎,检查出当地医院不合理的医疗行为,以及医院将有可能面临先行垫付费用无法收回的风险。同时可以给医院提供实时智能审核相关的服务,将医院端与医保端对接,通过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审核形成有效的控费,降低医院医保报销失败的风险。

据其2016年上半年报介绍,其PBM业务已经由最初的提供医保控费服务向“医保基金管家”综合服务模式发展。截至6月30日,其医保控费业务已覆盖到全国24个省/直辖市的近200个地市,服务人群累计达8亿,审单量突破了160亿份。医保基金第三方支付评审服务已覆盖湛江、岳阳、遵义、成都、汕头、鹰潭6个地方,服务人群9000万。

随着我国医保覆盖人群越来越广,再加上新医改政策的红利,医保控费市场PBM将出现爆发式的增长。目前,除了海虹控股,中国平安、卫宁健康、万达信息、东软集团、久远银海等资本都已经在布局医保控费业务。

华润医药募资17亿至20亿美元,港股医药板块上演“三国杀”

10月14日,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将于10月17日公开招股,集资总额约为17亿至20亿美元。华润医药在2016年6月27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9月8日获得香港交易所IPO批准,预计将在10月28日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交易。此次上市,华润医药引入中国人寿集团、安邦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恒建国际投资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中国诚通控股公司等8名基石投资者,总共认购9.16亿美元股份。

华润医药是由华润集团在重组央企华源集团、三九集团医药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的大型药品制造和分销企业。其主要从事制药、医药分销以及药品零售业务,旗下有知名的品牌:“三九”、“双鹤”、“赛科”、“东阿”、“紫竹”、“毓婷”等。截至2016年6月30日,华润医药制造与营销的产品包括294种化学药品、160种中药、9种生物药品及42种其它医药产品。据其招股书指出,华润医药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分别是制药、医药分销和医药零售。2016年上半年,华润医药制药业务营收为122.24亿港元,医药分销业务营收为636.68亿港元,医药零售业务营收为19.22亿港元。

从2007年到现在,华润医药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已经拥有华润三九、华润双鹤和东阿阿胶3家国内A股上市公司以及29家核心业务附属公司。

华润三九是华润医药旗下的OTC和处方中药发展平台。据华润三九2016年半年报显示,其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15.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6亿元,同比增长1.44%。

华润双鹤是华润医药旗下化学药的唯一发展平台,其在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46亿元,同比增长10.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34亿元,同比增长5.58%。

东阿阿胶是华润医药旗下的保健品平台,其2016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同比增长4.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29亿元,同比增长7.36%。三家上市子公司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都有所增长。

按照2015年的收益计算,华润医药是国内第一大非处方药制造商、第二大医药制造商和第二大医药分销商。此次华润医药IPO后,港股的医药板块将呈现国药控股、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三巨头鼎立的局面。

据统计,2015年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主营业务总收入为4749.77亿元,占2015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名总收入的48.56%。按照2015年收入计算,国内医药流通巨头中,中国医药集团位列第一,华润医药位列第二,上海医药位列第三。

金石东方复牌,跨界重组拟21亿元收购“快克”之父亚洲制药

10月12日,金石东方发布公告称将于今日起复牌。重组后金石东方及其全资子公司成都金石拟以21亿元购买亚洲制药100%股权。其中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发行价格为23.12元/股。

金石东方于2015年4月24日上市。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于2016年4月15日停牌。金石东方的主营业务是钢增强塑料复合管道、真空镀膜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此次收购亚洲制药,将会新增药品和保健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此次收购源于其主营业务的增长乏力。据金石东方2016年半年报,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747.3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91.3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0.5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01.61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6.17%”。其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下降32.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338万元,同比下降27.18%。可以看出,作为管道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金石东方在上市一年半以来净利润同比均下滑。

亚洲制药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其“快克”、“小快克”有广泛的知名度。亚洲制药成立于1991年8月,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生产,加工,销售药片剂、胶囊剂、冲剂、人工牛黄等。亚洲制药在2014年、2015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1亿元、6.29亿元,对应实现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11亿元、9597.68万元。而其在2012年快克的年销售额就达到6.45亿。由此看来,亚洲制药的盈利能力过去4年来并没有增长,甚至还有下滑的迹象。此次被收购,对于亚洲制药来说可以更好的拓宽渠道,整合资源。

塞尔基因6亿美元收购瑞士生物科技公司EngMab

10月4日,美国生物科技公司塞尔基因全资收购了瑞士同行EngMab,从而壮大了自身在血癌领域的研发能力。EngMab创立于2013年,是一家冉冉升起的初创公司。该公司专注于T细胞双特异抗体,这种抗体能够同时附着在肿瘤细胞以及T细胞受体,从而引起杀死肿瘤细胞的活动。该交易预计将对塞尔基因与Bluebird Bio达成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协议起到补充作用。Bluebird Bio通过旗下B细胞成熟抗原同样专注于骨髓瘤。

塞尔基因发言人表示:“我们以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EngMab。B细胞成熟抗原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恶性浆细胞中具有高度表达和选择性表达,是通过抗CD3双特异抗体再工程自体T-CAR-T和重新调整CD4+和CD8+T淋巴细胞等免疫疗法具有高价值的靶向。”

通过这起交易,塞尔基因将具有同时利用CAR-T和CD-3-重新调整杀死平台来开发B细胞成熟抗原的独特机会。

礼来制药8.85亿美元收购勃林格殷格翰宠物疫苗业务

10月11日报道,美国礼来制药动物健康子公司Elanco将以8.85亿美元从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手中收购宠物疫苗业务,包括该公司在美国的宠物猫、宠物狗和狂犬病疫苗以及一座位于爱荷华州的工厂,交易预计将在2017年年初完成。这是Elanco自2007年以来展开的第10起并购交易。它将使公司新增八条产品线,包括鲍特菌属、莱姆病、狂犬病和细小病毒常规疫苗。

Elanco主要销售猫狗跳蚤药物等常见的宠物药物。去年,该公司占礼来制药营收的16%。今年6月,Elanco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开设了佔地48,000平方英呎的研究中心,用于开发宠物和牲畜疫苗。去年礼来制药宠物医药部门实现了9.19亿美元收入,新的并购交易将使公司新增2亿美元收入。

勃林格殷格翰成立于1885年,是一家致力于人类生物制药化学和动物健康产品的医药公司。公司有146家子公司和超过47700名员工,在11个国家拥有20个人类制药生产基地。

荷兰威科集团1.7亿美元收购健康管理平台Emmi Solutions

近日,荷兰威科集团(Wolters Kluwer)宣布已经与Emmi Solutions达成协议,将以1.7亿美元高价,收购在线病人自我健康管理平台Emmi Solutions,收购将全部以现金的形式。

这一收购,巩固了威科集团在健康信息化产业链条布局,而对于Emmi Solutions来说,其整体收入的95%均来自美国国内,凭借威科强大的渠道,将有助于加快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

威科集团成立于1836年,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全球最大的医药信息数据库产品的开发商之一。一直专注于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化信息服务,搭载移动及网络电子平台,为企业提供工作流程应用软件和解决方案。在云计算、移动设备、信息搜索上优势明显。

Emmi Solutions(之前叫Rightfield Solutions)成立于2002年,总部位于芝加哥,最开始时,公司只是为医生提供一种在线文档,帮助他们更清楚地向病人解释清楚疾病状况和治疗方案,以防止医疗事故赔偿等事件的发生。2006年,公司正式更改名字,在业务范围上设涉及更多。

三生制药6.7亿接盘阿斯利康糖尿病产品

10月11日,三生制药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香港三生与阿斯利康签订独家许可协议,获得后者糖尿病领域的4款产品,独家许可期限为20年。4个产品为:Byetta(通用名为艾塞那肽注射液)、Bydureon (艾塞那肽缓释剂)、Bydureon dual chamber pen(注射笔)、Bydureon autoinjector(自动注射器)。

根据协议,阿斯利康授予三生制药在中国以上4款产品进行商业化的独家权利,三生制药将向阿斯利康支付预付款5000万美元及分期款项最高额5000万美元,总许可价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7亿元。此外,三生制药将根据独家许可协议的条款向阿斯利康支付许可产品的预先约定的购买价。

根据此前的报道,阿斯利康一直在出售一些业务,交易金额高达20亿美元。此次阿斯利康与三生制药的交易为近期第三起:10月7日,阿斯利康以3.3亿美元将旗下鼻喷雾Rhinocort Aqua在美国的权益卖给强生子公司,将重度性溃疡性肠炎在研药物以13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艾尔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