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永恒之蓝”病毒看比特币监管
本周,受 5 月 12 日蠕虫病毒“WannaCry”攻击的影响,全球互联网安全 受到了严重威胁。 “WannaCry”又称“永恒之蓝”蠕虫病毒,是由不法分子 利用 NSA 黑客武器库泄露 MS17-010 漏洞发起的蠕虫病毒攻击,并向用 户勒索比特币,故又称该病毒为比特币病毒。遭次病毒袭击后,用户的 文件会被以特殊方式加密,通常情况无法自行解密,只有交付比特币赎 金后才可被解密,若限时内不交付赎金,将被删除所有的加密文件信息。 该事件的爆发一方面体系出全球网络安全加强发展的紧迫性,也警示了 比特币这种无法追踪痕迹的交易方式监管加强的必要性
此前,我国对比特币监管加强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相关的措施也在逐 步实施。早前,央行对 OKCoin 币行网、火币网和比特币中国三家比特 币交易平台均进行了现场检查,据悉,后续将根据现场检查结果对平台 下发相应的整改或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同时,我国也将持续推进比特 币交易平台管理办法、比特币平台反洗钱规范等文件的落地。受我国对 比特币监管趋严的政策环境影响,虽然近期比特币的成交价格有所增长, 但交易量较少,整体的交易市场活跃度很低,随着比特币交易及监管政 策的出台落地,我国整体的比特币交易将愈发理性。而此次“比特币病毒” 的爆发,也愈发验证了加强比特币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数字货币 化的环境下,由央行研发具有自身特色的、受监管的数字货币也将会是 我国货币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相关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及场景应用都需 要进一步提升。
此外,财付通和支付宝同在 5 月 10 日同时收到了所在地央行分支机构的 罚单。虽然此次罚款金额不高,但央行对两大第三方支付巨头的出手代 表了央行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整改的步伐已经从线下扩展到了线上、 从小型支付机构业务延伸到了全部第三方支付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