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视眼科
从线上切入“金眼科”市场,惟视眼科获鼎晖资本、普华投资数千万融资
“金眼科、银外科”是医疗行业公开的秘密,表明了眼科这个细分领域所具有的巨大市场价值。一般而言,眼科市场大体包括眼病诊疗、医学视光等板块。公开数据显示,眼病诊疗市场规模大约200亿,医学视光市场50亿规模,但增长快速。眼科市场化程度比较高,除了产生了上市公司爱尔眼科之外,还有普瑞、艾格、华夏等大型的眼科连锁集团。但眼科市场的开发仍然是不充分的。比如,中国目前有4亿的近视人群,按照18-50岁、角膜条件符合两个标准测算,其中约有20%近8000万人符合激光手术治疗的条件,但我国目前每年开展治疗手术仅100万例左右。另外,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我国百万人口白内障复明手术率为1400人,而美日等国百万白内障患者接受复明手术人数均超过10000人,印度也接近6000人。
显然,眼科这个“金”市场还有巨大的潜力。互联网如何切入眼科市场?2014年,杨琳与周鹏共同创立了惟视眼科平台,尝试从线上切入眼科市场。他们还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赵明威教授担任专业学术顾问。创始团队中,杨琳与周鹏两人均出身北大医学部,并且都具有眼科专业背景。杨琳在创业先后在辉瑞、诺华、明望等眼科药品、器械企业担任产品经理;周鹏则是眼科副主任医师,已有十几年执业经历。惟视眼科创立一年后,又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眼科博士王玲玲加入了惟视创业团队。
惟视眼科首先从线上起步,2014年推出了眼科的微信订阅号,上线8个月后,关注的眼科医生就超过一万人。“全国的眼科医生总共两万人,这是个非常专业的小众的群体。”杨琳说,而惟视眼科线上的目标也非常明确,就是积累足够多质量高的医生资源。此后,惟视眼科推出了自己的app,主要是服务于眼科医生的线上工具。功能囊括了眼科医生日常的大多数需求,包括咨询、病例、会议、科研等几项。目前app上注册认证的眼科医生已经达到1.5万名。在医生端之后,惟视眼科在今年5月份推出了服务患者的线上平台。上线2个月左右,在未推广的情况下积累了大约6000名用户。但线上仅是惟视眼科未来计划的一小部分。杨琳考虑,未来惟视眼科提供的服务将由线上线下共同提供。从功能定位的角度考虑,线上的医生平台将主要为未来的线下患者提供远程会诊方面的服务,而线上患者平台除了线上线下相互导流外,还可以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些增值服务。不过线下计划如何实施,杨琳表示还在探索中。
除三位创始人外,惟视眼科目前的十几名团队成员主要都是负责线上业务的运营。惟视眼科已经获得了来自鼎晖、普华投资约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原创文章,作者:刘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51152.html